马云有多少钱,马云开的机器人大酒店花了多少钱?
马云开的机器人大酒店花费在马来西亚新山面积10英亩(4公顷)的地方6000万令吉(约1.5亿人民币)。
相互宝给马云赚了多少钱?
话不多说,先上一张图,一切一目了然。因为上个月已经退出,所以只提取到上个月的数据,我们暂且按照2021年11月的数据作为参考。
我们可以看的出来,相互宝主要依靠管理费来进行运营,因为相关受助金额是直接分摊的,不像保险预收大量保费。
根据管理费收取标准,管理费259.38亿*8%=20.7504亿,由于管理费不足一分的按照一分收取,而且最初的管理费收费标准是10%,所以实际费用是要大于20.7504亿这个数值。
由于相互宝不属于保险,所以没有机构行进监督,相互宝也没有对这部分管理费的花费给予公示,你也很难查到相互宝调查员的人数。这20多个亿的管理费是否有盈余或者亏损,就只能是它自说自话了。
支付宝并不是通过相互宝来挣钱,而且为了扩大宣传,同时让更多的用户与支付宝形成粘性,同时借机宣传了各种理财,保险等等,东边不亮西边亮,借此实现支付宝用户的增长。
之所以运营不下去,主要是加入门槛太低,很多人抱病加入,致使理赔额越来越多,而相互宝最初承诺个人有分摊上限,多余部分由支付宝支付。随着分摊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退出,他们后台数据一定也推演了相互宝未来的情况,亏损成为定局,所以趁机关停。
总体说来,单从相互宝上来说,支付宝是不会赔钱的。至于赚了多少,明面上不会超过20亿的一半。由此引申出来的收益可能非常可观!
马云的起泡酒值多少钱?
马云还会送酒吗?如果在阿里的下一个二十年年会马云不再送酒,如果阿里巴巴真的能成为“活一百零二年的公司”,那么这瓶酒就应该是窖藏八十二年的马云酒,你说会值多少钱?
马云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吗?
在中国似乎没有人对马云的创业经历感到陌生。从杭州师院的一名英语老师到学院外事办主任,再下海投身互联网到现在,马云以卓越的能力、好高骛远的眼光和准确地战略判断,让阿里巴巴逐渐从一家无人问津的小公司发展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以及互联网公司之一。而阿里巴巴的创立和发展,也直接推动了中国互联网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为数字时代助力,包括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手段成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
在和平年代,我们很难期待战场上的英雄。虽然说乱世出英雄,但没有人说,和平年代就不会有英雄。所谓商场如战场,可以说,和平时期的英雄,很多都出自商场。那么,马云算得上英雄吗?
从人气上来看,当下的企业家里,恐怕没有几位可以比得上马云。从杭州市奥林匹克运动中心的人潮,从杭州这座城市蔓延出来的移动支付气息,从举国上下掀起的网购热潮,可以说此前从未有过这样的景象。所以,马云卸任之前,杭州市政府还给他颁了一个奖:功勋杭州人,这比“荣誉市民”要霸气多了。
从业绩上来看,马云以一个对互联网几乎不了解,甚至从未写过半行代码,连邮件都很少发的小白角色,从做中国黄页到成立阿里巴巴,从网购到支付再到互联网金融、新零售,他似乎门儿清,每个行业都做到了领先。按照江湖的概念来说,马云练的是内功,而不是招式。任督二脉打通之后,无招胜有招。
马云亦被世人推上“创业教父”的位置,但他同样是毁誉参半。推崇他的人,认为连马云都能够成功,自己持之以恒,必然会有出头之日。贬低他的人,认为他太浮夸,爱吹牛,把所有人带上了一条不归路,淘宝和天猫的假货更是成为大家诟病的重点。
对圣人我们讲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对英雄则没有这么严苛的要求。读梁启超对李鸿章一生的评论,谈到其人是否是英雄时,梁启超用“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来阐述。虽然李鸿章难以成为造时势的英雄,但他完全称得上时势造就的英雄。
毕竟,能够造时势的英雄在历史长河中屈指可数,连毛泽东都只列举几位: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其中甚至有人还需要打上问号。环视宇内,造时势的英雄都不多。但是,时势造就的英雄却举目皆是,因为他们只是寻常英雄。按照梁启超的话说,翻开二十四史,像李鸿章这样的英雄,简直是车载斗量。
按照这种标准来说,马云自然称得上是这个商业时代里的英雄,或者巨星。就像李鸿章的时代里,中兴四大名臣和他一样都是英雄,当下互联网商业世界里英雄也非常多,除马云之外,马化腾、任正非、马明哲等等,星光璀璨。所以狄更斯那句话验证了这个社会,这是最好的时代。
回顾马云的奋斗历程,我们不禁要问一句,到底是时代出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呢?
毫无疑问,优秀的企业家能够让企业走向庞大,甚至能引领行业的潮流,但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如果不是时代需求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潮流,“下海”恐怕依旧是人人不敢言及的行为之一。如果不是时代机遇和国家经济政策的不断开放,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巨大商务体存然于世。
当然,对于离开了马云的阿里巴巴来说,更要思考没有了马云,接下来的路怎么走。想改变时代的“马云”有很多个,但造就阿里巴巴的“马云”却只有一个。
一代人正走向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希望阿里巴巴在内的中国企业,在未来某一天老一代企业家不能再继续掌舵之时,年轻人能够站出来,正当时,做正事。
是一句标准的万能句式,无论任何人的任何时代,都可以解读为没有某某的时代,只有时代的某某。马云也不例外。但是,这样的评语并不是贬低马云,反而是对马云的极大褒奖。这意味着,马云的分量,马云的影响已经到了需要进行澄清的程度。
1996年,马云前往北京推销其创建的中国黄页而处处碰壁。其在回家的出租车上说,“我不成功,会有人成功。从马云早年的创业视频来看,马云自身也是认可人民网的这个观念,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这个行业必然取得成功,自己不成功总有人能成功。当然,这里也表现出马云超越常人的气概。马云表示,不成功也无所谓,至少把概念告诉世人,希望中国人能够早点成功。
所以我个人还是非常赞成人民网的观点。马云确实属于我国电子商务的鼻祖;但是,没有马云,还会有“刘云”来引领电商的发展和壮大。何况,电子商务并非马云“原创”,只是马云将此成功国际电子商务潮流本土化,而且创造出中国特色而已。
人民网的观点非常客观:“没有所谓的马云时代,只有时代中的马云”。人民网同时指出:“一颗好苗子只有遇到了适合它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京东”异军突起,成为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腾讯的微信成为支付宝在“网络支付”领域最大对手的事实,印证了人民网的观点。
马云对电子商务的巨大贡献确实不可抹杀。阿里巴巴由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浙江杭州创立,目前是全球最大零售商之一。当时与阿里巴巴同时诞生的一批企业,虽然也是捷足先登,但是,很少成就马云式引领阿里的这样气势的商界领袖。
比如,当时赫赫有名的“当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当”是一家综合性网上购物公司,由李国庆与俞渝于1999年11月联合创立,总部位于北京,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图书音像、服装鞋包、家居家纺、孕婴童等。二十年过去了,“当当”在2018年被“海天投资”收购。
而同期诞生,曾经一度落后的“京东”,后来急起直追,亦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京东”1998年6月18日由刘强东在北京中关村创立,旗下设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京东智能、O2O及海外事业部。2019年“京东”成为世界领先的无人机自动化技术和机器人高科技和人工智能交付公司。
上述两个事例说明,马云在互联网领域的贡献,确实“无以伦比”;但是,将马云“神化”同样是不可取的。如果未来有阿里及马云有负面新闻爆出,到时候就显得非常被动了。
马云抽走1000亿?
不能说电商还有没有未来,只能说电商到了一个瓶颈期。
近年来,电商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起,迅速席卷全球,诞生了许多千万级富翁,逐渐达到电商发展的顶峰起。
刘强东套现,是选择高位套现,争取利益最大化,但并没有放弃电商,也没有退出电商行业,依然是刘强东的主要资本所在。
马云自不必细说,可能涉及多种原因。已经挣了永远花不完的钱,年龄的增长,加之之前的违规操作,不想再冒险,求稳心理占据上风。
整个电商行业已经有太多人员进入,饱和是必然的,说是电商没有未来,其实真正原因是电商达到顶峰,再想实现价值的成倍增长已经很难很难,这才是他们退出的原因。
版权声明:文章均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