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正文

一艘航母多少钱 假如美国现在只剩下一艘航母

admin 文学 2023-03-26 22:31:53 87 0
本文目录

一艘航母多少钱,假如美国现在只剩下一艘航母?

如果只有1艘航母了,那美国虽然还是世界第一海军强国,但是优势会大大缩减,对世界的控制力会下降的很厉害,最起码的,美国就会失去同时竞争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能力。

图为美国海军“福特”号核动力航母,拥有世界第一的海军,对美国不仅仅是刚需,而且是命脉所系。

美国目前有11艘航空母舰,其中7艘布置在太平洋地区,这其中有4艘常年在西太巡航,可见美国航母战斗力的重心依然在亚太地区。对于美国而言,航母是其传递军事压力,执行军事打击的急先锋,美国是一个传统的海权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隔着大西洋和太平洋,没人能够威胁到他,全靠海军的强大。

图为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母,及其核动力结构图,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是世界上结构最复杂的航母,战斗力自然也最强。

因此,航母对于美国海军而言,不仅仅是战斗力那么简单,而是支撑其海权战略,维系他世界超级大国地位的重要手段。失去了航母,虽然美国海军依然可以靠“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伯克”级驱逐舰、“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占据世界第一海军强国位置,但是控制力大大下降,导致美国无法在全球同时维持可观的兵力存在,无法同时对多个地区形成干涉力量,自然会被其他国家在不同区域压制住。

图为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航空母舰是美国手中最强大的干涉武器,他相当于把军事基地直接开进了对手的近海,威胁很大。

如果美国只有1艘航母,能不能压制住自己的竞争对手先不说,美国首先就会失去对自己盟友的控制和支持。比如现在的美国可以把航母开在太平洋、西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大西洋,和不同的盟友进行军演,一方面为他们打气鼓劲,一方面也展示自己的力量,但是如果这些同时部署的航母都失去,那么美国的盟友们很可能就会自谋出路,和域内大国搞好关系,比如乌克兰等国家,就不会选择倒向美国,美国的软实力就会大大受损。

图为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他早已经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驱逐舰,很快也会在数量上被我国的“中华神盾”系列超过(目前美国有65艘“伯克”级,我国有20多艘“神盾”舰,但是根据未来计划和生产速度,很快就能缩小甚至超过这个数量差距),美国维持海军超强地位,还是靠航母。

如果美国只有1艘航母,那么面对如今拥有2艘6万吨级大型航母的我国海军,美国海军在西太是断然没有任何优势的,而且很容易就会失去制海权,如此一来,域内的几个国家,比如韩国和日本还是否会唯美国马首是瞻就难说了,如果日本和韩国脱离了美国的绝对控制,那么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优势就将会彻底荡然无存。

图为美国海军的两栖攻击舰,即便是失去了航母,依靠多达10艘的大型两栖攻击舰,美国海军也能维持世界第一海军强国的地位,但是优势会缩小很多。

如果美国只有1艘航母,美国就很难通过军力作为背书,来维系美元的霸权,美元之所以强硬不倒,还是因为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最不可能被打败的国家,所以美元的信用度高,美国的经济也就繁荣发展,光靠华尔街的金融产业就能养活美国经济。但是如果没有只有1艘航母,那么美元信用会降低,石油和美元就会脱钩,美国的经济受到重创,军力自然随之下滑。

图为我国海军“山东”号航空母舰,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航母数量第二多、吨位第二大、战斗力第二强的国家。

所以说,美国的航母不仅仅是战斗力,不仅仅是作战工具,他是美国作为一个海权国家,维持自己利用海洋的能力,支撑自己金融霸权地位,宣誓自己全球存在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甚至在某些时候是唯一的手段,毕竟能够快速全球到达的作战力量,只有航母战斗群。正如英国海军失去世界第一宝座后,英国就迅速衰落一样,美国如果失去了海军绝对第一地位,那么美国也会随之失去霸权。

国内造一艘航母有哪些技术难点?

造一艘航母当然是有难点的,要不然世界上怎么会只有几家造出航母来?

至于题主问国内造航母有什么难点?这倒觉得有点难于回答了,因为如果说以前曾有过什么难点那么现在也已经克服了,我国的第二艘航母即将服役,第三第四艘航母都已经开建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那么只好说说国内造航母曾经遇到过的难点吧。

笼统的说遇到过两大难点,一是资金难点二是技术难点。

造一艘航母价格不菲,大概在人民币三百亿到五百亿之间,为这艘航母配备五十架战斗机的话又要三百亿,再为这艘航母配上她的编队群,还得这个数不止。这样一算,动辄上千亿的投入,这笔开销以当初的财政能力和国防费用的规模是难以想像的。

再谈技术上难点,当初一没有技术资料,二没有制造经验,建造一艘航母谈何容易?要过设计关还要过制造关。

制造上,甲板用什么钢材,能耐多少度高温?舰载机起飞和降落技术上有多少关要过?单凭一个阻拦索都面临国外的技术封锁,更不要提舰载机本身了。就连好朋友俄罗斯都对我们保密,只有靠自已摸索前行。

还有一个就是发动机技术,要想让数万吨的巨舰在水中以三十节以上的速度行驶须要的动力是巨大的,如果以四轴计算,每台发动机的功率应该不低于五万千瓦,这项技术当初也是我们遇到的难点。

此外还有预警机难点、相控阵雷达难点、弹射系统难点、舰载机降落观察系统难点……等等一系列难点。

不过这一切难点已成了过去式,相信一种更高层次的国产航母会出现在世界面前。

一枚鱼雷能击沉航母吗?

美国海军退役的“美国号”常规动力航空母舰(CV66),经过多轮的各种反舰武器、航空弹药、水下武器的打击后沉没的最后时刻,美军利用退役的航母当做靶舰的目的就是想为以后设计与建造的航母提供“抗打击”数据。“可怜”的美国号为美国征战了几十年落了个这样的下场!退役的战舰最终能成为“海军博物馆”将是“一生的荣耀”,可惜“美国号”没轮到。

话归正题,现代航母在抗打击方面的设计都是采用水密门,就是各舱室之间有多道厚钢板制成的防爆、防水压的密封门,一旦受到打击漏水之后“损管规定”要将水密门紧闭,防止火灾蔓延或者海水涌进其它舱室,这是任何现代战舰都有的管损措施。美军MK48型反舰/反潜两用鱼雷,口径533毫米,战斗部装有300公斤黑索金高能炸药!

现代大型航母排水量都在6万吨以上,水线以下部分采用80~150毫米厚度的钢板制造,虽然这个钢板厚度抵御不了300公斤黑索金的强大打击能力,并且会有大量海水涌入,但是像前面所说的有多道加强型水密门,只是几个舱室被淹没,其它舱室没有被波及,航母是不会沉没的。罗斯福号航母进行水下兵器抗冲击实验 据说使用了超过1吨的高爆炸药,距离它 200米处爆炸,炸药在水下爆炸所形成的能量冲击力是在大气当中能量的700倍!结果罗斯福号安然无恙,最重要的反应堆舱和弹药库、航空燃油库丝毫没有受到爆炸冲击波的损害,证明了大型航母的抗打击能力是非常强的,所以常规鱼雷命中了大型航母伤害肯定是有的,但不至于沉没。

既然是一般鱼雷击沉不了航母,只能是使用“核鱼雷”!图片上是美军1957年服役的MK45型核鱼雷,外表与普通鱼雷没啥区别 ,只不过口径为482毫米,但是它的战斗部装有1万吨当量的核弹头,这型鱼雷射程很近不到20公里,水下核爆炸形成10公里的杀伤范围,在爆心800~1500米内航母被击中肯定会沉没的,核武器的威力可不是常规炸药可以比拟的!

MK45核鱼雷由核潜艇携带,它不是打航母用的,而是核潜艇携带它潜伏到敌对国家的海港外,一旦接到“核袭”指令,几枚发射出去所产生的大海啸整个海港也就完蛋了!看到了美国核鱼雷的巨大威力,苏联也在1950年代研制T5型核鱼雷,它采用正常的533毫米口径,核弹头当量要小于MK45,杀伤范围5公里…1960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美国封锁古巴,苏联的潜艇就携带有T5核鱼雷,就是打算消灭美军的航母编队,当时世界确实处于核战争的边缘。时间到了2017年岁尾,俄罗斯展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洲际核鱼雷”,以希腊神话海神“波塞冬”命名,从俄罗斯传出的数据称这种终极武器重达40吨!据说使用了微型核反应堆为动力,可以自行控制航向、自行停航和重新启动、知道自己的任务…总之智能自主化程度非常高,至于威力可以产生高达500米的海啸,情景就会灾难片《2012》一样!

“波塞冬”这种终极武器虽然打击打击航母易如反掌,但是当使用它的时候地球已经是核战争了!打航母变得没有意义。

一艘核航母造价要几千亿?

能造几艘,一是钱的问题,二是战略需要问题,从目前'中国战略需求来看,实际航母需求,最多在五到六艘即可,保持三艘战斗值班,完全满足需要。

如何看待小伙用12万张废彩票?

在我17岁的时候曾经用我的“辽宁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语文书,给我当时追求的女孩叠过1001只千纸鹤,用时整整15天,也就是每一天的白天9节课,外加晚自习2节课,全部在叠千纸鹤。

这也是个我为学生涯中,唯一一件不论上课时做的事情是否与课堂相符,却在15天的时间里课堂上所做的、重复次数最多的事情!

“工程”结束后,语文书还有没有对我来说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可左右手的食指、中指以及右手的大拇指,都已磨出水泡,甚至是血泡,非常疼!

这些千纸鹤究竟在我和那个女孩之间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此处我就不再私事重提了。

值得强调的是,每一个曾经经历青春期的不论男女都会各自做出因人而异,成年后回顾时不禁会然一笑的,令自己回味悠长的不论是经典事迹,还是傻事联联,但每一个人都必须承认的是,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无穷的!

我在那时只是做的这件在生理年龄如期而至的,受这样伟大力量所驱使下的事情,在与这位青年所叠成品,看上去与驱使我的那种“伟大精神”好像并没有什么关联,相比下我的所谓“大工程”直到完工时也只不过做到了这位青年所叠成品的不到十分之一。

我已经36岁了,不可能再有青春期的那种经历跟感受了,1001只千纸鹤对于我来说,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也就得了,要我再叠一遍的话,天文数字……。

我想我与这位青年差距最大的就是这种源自精神世界里的憧憬,这种憧憬决定了我到了36岁就不可能再做一遍自己年轻时已经做成过的事情,而这种憧憬对于这样一个青年来说,不论到了何时何地,只要梦想在,年龄就不再是问题,即使是50岁,他也一定,甚至是那时有可能用12万张纸,甚至更多去再造一个奇迹。

这就是的看法!

航母一艘一艘航母

版权声明:文章均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