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正文

大学生团员小结 基层团学组织如何提升三力一度

admin 生活 2023-03-21 08:01:27 115 0

大学生团员小结,基层团学组织如何提升三力一度?

基层团学组织其提升“三力一度”的方法:

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建立党建带团建工作帮带制度。

二是通过学文件、摸底数、跟落实“三项”举措,严格团费收缴使用的工作纪律,做到应收尽收,让每一位团员都尽到应有的责任。2021年较2020年多收到上缴团费13724.2元。

三是通过制定计划、合理分配;严格程序、逐步实施;全面讲解、实地指导;梳理总结、改错纠偏制定十四个团员发展步骤流程,绝不允许任何违规发展。2021年发展团员750名,无违规发展情况。

四是将团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任务,跟踪问效。

乾隆时期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为何不欢而散?

我是梦话春秋,我来回答。

英国不仅是第一个依靠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国门的西方列强,更是较早与正式外交往来的西方国家之一。英国在1793年派出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以朝贺乾隆八十大寿,并觐见乾隆皇帝。

这位马嘎尔尼是一位生于爱尔兰的贵族,早年间曾赴俄国同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交涉,并且出任过加勒比地区与印度等地的殖民地总督,算得上一位见过世面的外交官。当时使团驶离英国驻地,船上的马嘎尔尼已经55岁了。他将要拜访的正是中国牌康熙盛世,乾隆皇帝执政时期,当时乾隆已经八十岁的老人了。

然而这次马嘎尔尼访华使团却不欢而散,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大礼仪之争。

乾隆五十八年六月(1793年8月),马嘎尔尼一行乘坐一艘六十门炮舰的“狮子”号和两艘英国东印度公司提供的随行船只抵达天津朝白河,之后换小船入大沽。使团进入天津,受到直隶总督梁肯堂的欢迎。使离天津赴北京,途中在通州停留,与中国礼部官员发生争执。主要是参拜乾隆的礼仪。清朝官员认为英国使团来到中国必须按照中国的礼仪进行三跪九叩之礼。因为先前觐见葡萄牙、荷兰等国的使臣毫不犹豫接受了这种礼仪,既然同是欧洲人,人家觐见都没有说什么,你马嘎尔尼为什么要提意见。

马嘎尔尼说,这种事没有商量,我给英国女王都没有行如此大礼,更不能给外君主三跪九叩。你们想要让我三跪九叩可以,就先派一个和我级别相当的官员对着我们的女王画像三跪九叩。我要按照觐见女王的礼来觐见乾隆皇帝。

中国礼部官员只得上报当时的军机大臣和绅,和绅说那么英国是什么礼节觐见女王呢。

马嘎尔尼给中国礼部官员说,我们英国的礼仪,曲一膝,单腿下跪,抬头伸嘴,握住皇帝陛下的手亲吻。这下可把中国官员给吓坏了,让55岁的马嘎尔尼跪着去吻80岁乾隆,这画面不敢想啊。中国官员直呼“怎么这样,怎么能吻我们皇上”,马嘎尔尼说,“自然使得,用我们国家最尊贵的礼仪来觐见贵国皇帝,这是万分恭敬礼仪。”

这样事情就僵持下来,和绅也不敢定夺,就把马嘎尔尼亲吻皇帝手的事汇报给乾隆,准备过八十大寿的乾隆心情大悦,说,“亲吻的事就算了,那就单膝跪地吧”。

有了皇帝的意旨,清朝礼部官员才敢叫马嘎尔尼单膝觐见乾隆。

双方在行礼方面的确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冲突,三跪九叩是中国当时很常见的礼节,但马嘎尔尼视为羞辱,同样中国人也无法接受英国人的吻手礼。就这样在大家初次见面就产生不快。

相反,乾隆对于远道而来的英国人是很高兴的,他们不远万里来朝贺自己的八十大寿,说明自己执政大清帝国万国来朝的盛世,如果没有乾隆的点头同意,马嘎尔尼是见不到乾隆的。

二,朝贺的礼物并未引起乾隆的喜欢。

为了觐见乾隆,英国使团的马嘎尔尼做了长期准备,准备了19样礼物,其中有星空仪,上面画着天下日月星宿 ;单筒天文望远镜;天文座钟;地球全图,因为并没有把中国清朝画在中央位置,引起朝廷官员的不满;转动椅子;凸凹镜;还有一些马鞍、地毯、两架马车、女王画像等。英国很想让乾隆明白英国的武力的强大,礼单中还有不少武器,并称“若使大皇帝喜欢西洋炮法,能在御前试演”,还有大小军舰的模型,称大战舰上有一百大铜炮。

乾隆看到这此礼物时,觉的英国使者在夸大其词,因此说“所称奇异之物,只觉视等平常耳”,马嘎尔尼甚是无奈。因为,英国经过第一工业革命,使国内的产能大幅提升,马嘎尔尼把英国看重科技技术展现给乾隆看,就是希望乾隆购买英国的商品,同时证明英国的强大。当时英国从中国进口大量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物品,他们也希望过次贺寿的礼品,引起乾隆皇帝的喜欢,然后大力购买,从而保持贸易平衡。

然而,乾隆皇帝认为这些东西有很多都是奇技淫巧罢了,让马嘎尔尼贺寿完赶紧走。

三,没有达到目的。

马嘎尔尼是奉女王之命前来与中国达成通商协议,他在觐见乾隆时,提出了,请中国允许英国商船在珠山、宁波、天津等处登岸经营商业,并在珠山附近划一未经设防小岛归英国人使用,以便英国商船收歇,同时减免英国商船货物的税率。并且当面将英国女王那封请求通商的信件交给了乾隆,但清廷一直没有回音。

在乾隆的万寿御宴上,满天烟火映照在承德的天空中,英国使团反而显得焦虑和孤寂。他们向和绅提出等从承德返回北京之后,使团一定留下来与清廷签一份官方的通商协定,甚至提出逗留北京的费用由英文自己出。然而,马嘎尔尼一行回到北京后,却收到了立刻返回,不得稍作停留的通告,这让英国使团心里产生巨大的落差,他们此行没达到目的。

在乾隆心里:英国使团不远万里来为自己贺寿,破例让他们按照自己国家礼仪来觐见,他们在进献国书,享用御赐宴席带着朝廷封赏的礼物赶紧地回国,哪有那么多事,还要谈通商,还要谈什么平等贸易。在大清帝国里,根本没有平等的概念,大清国和英国做贸易只是恩赐这些夷人罢了,天朝帝国什么都不缺,不需要与英国通商,英国人拿来礼物只能当作玩意,放在园林里供大臣们赏玩。

那么在马嘎尔尼的心里呢:当时的欧洲,曾经对神秘的东方充满着好感 ,他们认为在孔夫子圣人之道的治理下,以公平的科举选拔官员,普通老百姓在礼仪的约束下,快乐而幸福地生活着。东方盛产精美绝伦的丝绸、瓷器,君主贤明,官员清廉,简直就是理想国的画卷。然而,马嘎尔尼在天津登陆后,才发现真实的情况比他想像要糟糕多了。

中国普通老百姓在礼仪的约束下呆板无趣,而许多清朝官员对于普通百姓并无任何仁爱之心,官员们只知叩头没有任何主见。他发现康熙盛世中,普通老百姓需要依靠红薯充饥,居住在低矮的草房子里,所谓的大清帝国只是一落后的、封闭的帝国,所以他在觐见乾隆时敢提出以英国礼仪相见。这也算对大清帝国一次试探吧。

在为乾隆贺寿时,乾隆又以普天之下的皇帝自称,演出一出《四海升平》的昆曲,也就是故意演给英国使团看,自己一个前无古人的天下王,而在马嘎尔尼的心里,产生厌烦。乾隆和马嘎尔尼在相互认知里已经产生了巨大的背离,也就是马嘎尔尼访华为何不欢而散主要原因。

不是团员也要写团课总结吗?

不是团员也可以写团课总结。团组织举办团课,所面向的不仅是团员,也有不是团员的青年人。团课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包括人的青春应该怎样度过,如何让青春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青年人如何规划好自己的一生,等等。不是团员的听了也很有益处,可以写团课总结来回顾收获。

被称为官校的大学是哪几所?

什么是官校?官校基本就是毕业当公务员的高校,以前官校都是毕业分配当公务员,虽然国家的改革,公务员逢考必进,这些官校失去了昔日的荣耀,不过目前这些高校仍然大部分成为公务员。这些高校分为特殊类型高校和警校。既然是官校,那招生和普通高校不一样,都有一些特殊要求,比如身高,英语复试,面试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国内最著名的官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隶属于中央团委的唯一院校,当年毕业就分配到各地团委,起点高,升官快,所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招生十分苛刻,需要高中是省级三好学生,党员,而且要政审,虽然这么苛刻的条件,中青政分数依然在各省超北大清华20分以上,官校嘛。

不过随着公务员改革,中青政立刻掉下神坛,因为考公务员,中青政干不过北大清华和其他名校,走向社会因为没有211,985光环就业又差。

其实中青政实力很一般,硕士点也没拿几年,没有博士点,前几年国家撤销了中青政的编制,本科并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相当于社科院研究生院借壳获得了本科招生资格,中青政老师也有了归宿。

外交学院

中青政是官校,隶属于外交部的唯一院校,那外交学院是外交官摇篮,当年毕业就是外交官,外交学院是以服务中国外交事业为宗旨,培养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规模、高层次、特色鲜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属院校。

2017年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重点大学

外交学院突出的是一个外字,毕业生主要服务外交部,下图是近5年外交学院考入外交学院的人数情况,基本上在30人左右,研究生比例逐年提高。

外交学院考入外交部人数名列全国前列,入外交部人数占全部毕业生比例常年保持较高水平,外交部还是照顾自己人啊。

除了进入外交部,外交学院去其他事业单位,等也是主要从事外交行业,比如国际问 题研究、国际合作、涉外联络、涉外服务等,包括外交部机关服务中心、北京市对外服务办公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央办公厅,是一所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培养信息安全和办公自动化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这个学校很特殊,主要培养保密方面的人才,报考要求也很高,

北京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全部参加公务员考试,因为岗位比较神秘,所以是不公开的。入职率很高。而且在上学期间就组织公务员模拟考试。标准的官校

同样的还有国际关系学院,这里不再多说了。

警校

目前警校不论是公安部指数的几个大学,还是地方警官学院,可以参加公安联考入警率90%以上,本科高校名单如下:

一般公安部部属院校实力比较强,不过原则上都回原籍就业,因此部属院校不一定比省属院校就业好。入警率基本都大于90%。

特殊院校的特殊专业

还有一些大学的专业比较特殊,可以准对性的考公务员。比如上海海关学院的海关管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等。

比如上海海光学院的海关管理,这个专业只有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海关学院才有,因此靠公务员很有优势

2018年,海关管理毕业生239人,其中228人参加“海关管理”职位笔试合格率100%,最终228人进入面试环节,其中168录为海关工作人员,24人录取为地方公务员。

老铁们。你们觉得我说的怎么样呢?

团员大学生大学生团员

版权声明:文章均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将配合处理!